現在基本上都解封了,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疫情的結束,每天還有境外輸入和無癥狀感染者被確診,看到現在很多人走在外面都不帶口罩了,小編真的替他們擔心,也替自己擔心。不少人不帶口罩可能是覺得現在比較安全了,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長期帶著口罩很難受,感覺難以呼吸,有的皮膚敏感的小伙伴還會出現長痘、濕疹等情況,面對這些該如何辦呢?皮膚問題,不妨參考以下方法應對
口罩引起的皮炎、蕁麻疹
長期戴口罩,悶熱,出汗,潮濕,摩擦,使皮膚屏障減弱。盡管醫療口罩的最里層是棉質材料,但在潮濕的環境中,中間層的聚丙烯纖維材料可能會與皮膚接觸,從而引發臉部的接觸性皮炎、變態反應性皮炎。另外,外來的機械刺激還能使皮膚產生更強的生理反應,在皮膚上產生風疹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蕁麻疹。
解決建議
觸觸性、變應性皮炎多為避免接觸致敏原,可減少外出,在家無需使用口罩;如有敏感體質者,曾經因戴口罩在接觸部位出現以上癥狀者,有條件時可更換口罩品牌,或在防護口罩內側墊上干凈的紗布或棉質手帕。
蕁麻疹
為了避免受壓,可以選擇頭戴式口罩,或者用紗布或棉手帕包裹口罩。采取上述措施后如仍有風疹、瘙癢明顯者,可口服藥物進行治療。
勤洗手導致乏脂性濕疹,瘙癢癥
由于工作或日常需要,經常洗手,或每天洗澡,可導致身體各處,特別是手部皮膚屏障受損,加之氣候干燥,可出現皮膚干燥、脫屑,甚至糜爛等癥狀。
解決建議
使用不含皂基的低刺激、弱酸性或中性的洗浴產品清潔,如家中無人外出,可只用清水沖洗即可。
每次洗手或沐浴后都要擦干,涂上潤膚霜,充分按摩吸收。
破損部位,應盡量保持干燥,可局部外用抗生素軟膏。
心情不好引起的神經性皮炎,牛皮癬
長期悶在家里,疫情暴發牽動每個人的心,難免會有人出現焦慮、緊張、憂慮、恐懼、抑郁等心理問題,許多皮膚疾病的發作都與精神因素有關,如神經性皮炎、牛皮癬等
解決建議
神經性皮炎選擇適宜劑量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外用,避免抓撓緩解病情;注意情緒的自我調節;在癢的時候少抓,可涂上潤膚劑和止癢劑。
牛皮癬
自控情緒,確保睡眠;穩定期,加強保濕潤膚,可外用藥物;進展期,若皮疹加重,需請皮膚科專家指導,采取個性化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