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生其實很簡單,我們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養生,千位名醫總結的不生病秘訣,從1到9,輕松做到,快點學起來吧!
中醫認為,頭為“諸陽之首”,人體重要的靜脈和四十多個大小穴位,以及十多處特殊刺激處均聚于此。常梳頭皮,可耳聰目明、醒腦提神,并起到疏通經絡,活血化淤的功效。
每天起床后,花幾分鐘時間梳梳頭。平時也可以常梳,若身邊恰巧無梳子,用手亦可。
洗澡前:洗澡時,水溫相對較高,且浴室封閉,人體出汗多,身體失水也多。若補水不及時,容易引起頭暈、暈倒,甚至心梗等危險。
睡前一小時:凌晨到第二天上午10 點,這個時段的血液粘稠度是最高的。若臨睡前能喝點水,可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高,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。
刷牙時間應在3-5分鐘,才能更好地消除牙菌斑,保持口腔衛生。同時,刷牙應堅持巴氏刷牙法。
研究發現,人們蹲的姿勢與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非常相像,它既能讓我們身體放松,又能給予內心足夠的安全感。
每天花5分鐘左右的時間,下蹲還能擴張微、小動脈血管,減少心臟外周阻力,可以改善微、小動脈血管壁的彈性,有效地降低血壓。
高鹽攝入其實就是高鈉攝入。長期的高鈉飲食,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,對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,還會加重水鈉滯留。
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(大概一個啤酒蓋的量),兒童不要超過3克,平時應盡量減少腌制食品的食用。
中老年人代謝能力下降,熱量消耗減少,飯不宜過多,七分飽就夠了。
泡腳不僅能緩解疲勞、幫助睡眠,還能促進血液循環,起到驅寒保暖的作用。
泡腳的最佳時間是晚上9點左右,此時腎經氣血比較衰弱,通過泡腳,有利于溫補腎陽。
中老年人每天堅持曬曬太陽(10分鐘以上),可以增強免疫力,促進鈣質的吸收。此外,專家還發現,維生素D有助于改變腸道細胞生長,防止癌變。
圖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