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早上不吃,中午湊合吃,晚上瘋狂吃”,這是現在很多人的飲食現狀,隨著社會的發展,很多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,有的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,不能在正常的飯點吃飯,而延誤了最佳的吃飯時間。
但是大家想必也聽說過”晚飯只吃七分飽“的說法,但是每次吃飯的時候根本就停不下來,那么七分飽是多飽呢?為什么要求吃七分飽呢?
為什么每餐只吃七分飽?
我們都知道,合理飲食是保持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,但是人體食欲調節系統傾向于多吃的生理特征,并未因勞動和生存模式的改變而改變,現代人攝取的食物越來越精細,能量攝入越來越高,體能消耗逐漸減少。
越來越多的實驗都驗證了”每餐七分飽、健康活到老“的健康諺語,由此可見,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人類健康長壽的威脅,倡導吃動平衡,推崇七分飽的理念尤為重要。
到底是多飽?
吃到什么程度該放下筷子,又如何區分自己是不是七分飽呢?其實要區分自己吃了幾分飽,主要是腹中對食物的需求度。
一分飽:吃了兩口之后還是會肚子咕咕響,連平時不喜歡的東西都變得愛吃起來。
二分飽:什么東西都會覺得很好吃,想要大吃一頓。
三分飽:一些食物下肚后依然感覺肚子有一種空空的感覺,還想繼續吃。
四分飽:已經沒有饑餓的感覺,但是胃里還是有空間。
五分飽:可以繼續進食,但需要慢慢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。
六分飽:胃里已經填充了一定的食物和飽腹感,對不喜歡的食物不再去關注和觸碰.
七分飽:基本上已經飽了,之前喜歡吃的食物,也覺得沒那么好吃了。
長期七分飽對身體有哪些好處?
避免出現胃病:長期吃飯吃得過飽,會導致腸胃負擔變重,喜歡暴飲暴食的人身上都存在胃病、胃糜爛等現象,一直吃飯只保持七分飽的話,則不會有這樣的顧慮。
保護腦部健康:預防人體的大腦提前衰退,吃得過飽會導致大量血液集中在胃部來進行食物消化,這樣大腦就處于氧氣缺乏的狀態,會導致大腦進入早衰的狀態。
控制體重:對體重的控制非常有幫助,吃到七分飽的時候,其實身體已經吸收了足夠的養分,如果繼續吃的話,會導致過量進食的現象出現,很容易因此而出現肥胖。
遠離腎病:有研究表示一個人如果長期吃飯太飽的話,會導致泌尿系統受到損傷,因為我們的腎臟必須排出過多的蛋白蛋,這樣一來腎臟的負擔會不斷加重。
七分飽是人體的最佳狀態,自然對于胃的承受力也是最好的,但是也不能餓著,要逐漸摸索出自己七分飽的飯量,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