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“炎癥”很多人都不陌生,但除了來勢洶洶的急性感染外,不少人的身體中還長期發生著“慢性炎癥”。但由于它的存在比較“隱蔽”,因此,并不受人關注。不過,它的危害可不小!
“慢性炎癥”——癌的催化劑
此前,《第二軍醫大學學報》的一項刊文“飲食營養與炎癥-癌癥危險性的關系”中談到:體內炎癥環境是導致各種癌癥的重要危險因素,很多癌癥是在慢性炎癥的基礎上發生的。這是因為,長期處于慢性炎癥的環境中,不僅會讓機體組織處于反復損傷-修復的狀態中,增加癌變幾率;還會降低免疫系統功能,導致識別、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異常,進一步增加癌癥風險。
此外,慢性炎癥會加速衰老,還會刺激心血管疾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神經系統疾病等疾病的發展。因此,想要維護健康,學會“抗炎”很重要!不良飲食會“促炎”,日常中的一些飲食種類,或可誘發機體持續性的炎癥,甚至加速癌癥的發展。常見的如紅肉、加工類食品、高糖食物、高油食物、高鹽食物等,都是炎癥的最愛,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人體內的炎癥狀態。
抗炎行為要記牢
喝酵素食品
酵素本身是具有殺死病菌的能力,并且還能促進白血球發揮其相應功能,將入侵的細菌包圍分解并吞噬掉。我們身體發炎其實是局部細胞受損,病菌趁機筑巢生長的現象,酵素同樣先搬運白血球,清除受傷細胞周圍的病菌,之后酵素開始修復受損的細胞使其恢復活力,從而達到抗炎的效果。
經常喝水
多喝水有利于排除體內廢棄物,女性尤其要多喝水。如果女性體內水分不充足,很容易導致婦科炎癥。
睡眠充足
高質量的睡眠是人體加油站,長期缺乏睡眠,機體免疫力會下降,容易遭受病菌侵襲,引發炎癥。
堅持鍛煉
每天2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抗炎作用。而肥胖會直接導致炎癥反應,將體質指數BMI控制在24以下,有利于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