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事不注意,大病染上身。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習慣不注意,就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。下面這些“醫生建議”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很多健康誤區,大家一定要了解!
01 老年醫學科醫生——散步不要背手
經常見到一些老年人喜歡背著手走路,這樣上身重心前移,使本已佝僂的上身更加向前傾斜,非常不利于健康。建議:走路時兩臂隨之擺動才好。
02 消化內科醫生——不要用矮桌吃飯
經常用矮桌駝著腰吃飯,容易使腹部受壓,影響腸胃的蠕動、消化液的分泌及消化道的血液循環,使人的消化功能減弱,長期如此易患胃病。
03 心內科醫生——冠心病患者飯后不要百步走
身體素質良好的人,飯后可以散步,但老年人或體質較弱者餐后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去運動,有冠心病者尤應注意。
04 泌尿外科醫生——老年人不要盲目補鈣
有一部分老年性泌尿系結石的發生與補鈣過量有關,建議老年朋友補鈣時不要盲目,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。
05 婦科醫生——不要使用堿性沐浴露
經常用堿性沐浴露清洗私處,會破壞私處的酸堿平衡,使正常的乳酸桿菌生長受抑,容易誘發婦科炎癥。
06 骨科醫生——不要頻繁上下臺階
膝關節反復地彎曲、伸直,髕骨負重明顯增加,關節的磨損自然也會加重。
07 口腔科醫生——家人不要共用牙膏
共用一支牙膏,很多口腔疾病會因此交叉傳染。家庭中每個人應根據各自不同的口腔狀況,選用不同的牙膏。牙膏應經常更換品牌。
08 耳鼻喉科醫生——止鼻血不要抬頭
流鼻血時抬頭,血會流到鼻腔后方、口腔,甚至氣管和肺部,會危害健康。正確辦法是保持頭部稍前傾,采用局部壓迫來止血,哪側鼻孔出血就壓住哪側鼻翼5分鐘~10分鐘。
09 精神科醫生——不要排斥負面情緒
負面情緒是一種好信號,每一種負面情緒都對應著生活、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問題。找到問題的根源,就可以幫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