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臟是人體內最大的“代謝工廠”,負責過濾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余液體,回收營養排除垃圾。但無論是人還是機器,當超出承受能力時,就可能發生損傷。
尿毒癥是“拖出來”的?
A:尿毒癥是腎損傷最后一站,即腎功能衰竭的最嚴重和最后階段。此時,患者體內的大量代謝產物無法排出體外,毒性物質不斷蓄積,會導致一系列全身中毒的表現。
一般來說,從一顆健康的腎臟發展到尿毒癥,往往只需要四個階段:
一、代謝出問題
腎臟是我們人體特別重要的代謝器官,腎臟受損時,可出現腎功能異常。因此,體檢時出現了腎功能指標異常,盡量不要大意。
二、腎功能不全
隨著腎病的不斷發展,腎小球就容易受損,當損傷達到75%,腎臟代謝和排泄廢物已經受到了障礙,肌酐尿素氮就會超出正常,可出現全身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。
三、腎衰竭
這個時候我們腎臟的受損程度已經非常嚴重了,容易使人出現易感疲憊、夜尿增多、全身浮腫的現象,身體內的酸堿平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,此時也被稱為腎臟衰竭期,通常需要住院治療。
四、尿毒癥
到了尿毒癥階段,腎小球受到的損害已經超過了95%,腎臟功能已經基本上消失了,這時只能通過換腎或透析等方式治療了。
截止到2022年12月底的登記數據,我們國家大陸地區血液透析患者達到844265人,腹膜透析患者達到140544人。該數據表明了中國大陸地區已有近百萬人的透析人群!
更讓人可怕的是,多數情況下,腎臟病早期癥狀隱匿,是個“啞巴病”,沒有任何感覺,等發展到尿毒癥才出現不適感,但這時再治療也很難逆轉了。
要知道,腎臟中大部分細胞不具備再生能力,也就是說一旦損傷,不可修復,不可再生!
遠離傷腎行為!
吃得太咸
人體中的鈉95%由腎臟代謝和排泄,長期攝入高鹽飲食,會增加腎臟負擔。
大魚大肉
雖然魚和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,但長期攝入過量蛋白質,也會讓腎臟超負荷。尤其是海鮮類食物,嘌呤含量也較高,過多攝入會引發高尿酸血癥,甚至腎結石、尿毒癥。
常喝飲料
用飲料代替白開水的行為不可取。含糖飲料中含有的過多糖分可能對腎小管和腎小球造成損傷,增加腎臟疾病的風險。碳酸飲料中的磷酸鹽,可導致鈣的排泄增加,增加腎結石的可能。
憋尿
尿液里承載著人體的代謝廢物,憋尿時代謝廢棄物不斷堆積,會加重腎臟負擔,若尿液返回輸尿管與腎臟,還會誘發尿路感染、腎炎等問題。
熬夜
熬夜容易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理節律,降低免疫力,影響健康。
亂用藥物
腎臟是藥物的主要代謝器官,如需用藥,應盡量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切忌亂服藥,尤其是止痛藥、各種土單方、偏方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