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運動猝死的新聞時有發生,9月2日,42歲的知名主持人李林在鍛煉時意外猝然離世。消息傳來,令人震驚。同時也有不少人產生疑問:運動本是一件健康的活動,為什么還會出現猝死呢?
運動時為何會發生猝死?
在運動當中或者運動之后24小時之內,發生的非創傷性的意外死亡叫運動性猝死。先天性遺傳疾病的患者,比如:肥厚性心肌病和馬凡氏綜合征容易在運動中發生猝死。此外,后天性的異常,如“三高” 、肥胖人群和運動不當也容易引發猝死。對于年輕人來說,即使血管正常,但是在運動前沒有做好相應的熱身運動或者運動評估,也可能導致血管痙攣引發猝死。
目前認為,運動本身并不是導致死亡的原因,但不恰當的運動,確實會給健康帶來較大傷害!
6個危險時刻要避免運動!
熬夜后不要運動
熬夜后容易引發心律失常,尤其是經常熬夜的人,第二天心跳就會加速,引發心律失常,這個時候再去運動,猝死的風險就會隨之增高。
喝酒后不要運動
酒精可能會誘發心律失常。同時,酒后運動還會影響酒精的代謝,增加心肌的耗氧量,從而讓心血管的負擔增加。
感冒后不要運動
感冒的時候,身體的免疫力本來就差,運動會進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,讓病毒更易侵入身體,還可能會引發心肌炎。
勞累后不要運動
身體在勞累后,本身就會讓心臟處于超負荷的狀態,如果這個時候再運動,只會增加心臟的負擔,容易引發心臟的疾病。
久不鍛煉不要劇烈運動
一個缺乏鍛煉的人馬上進行劇烈運動,那么他運動性猝死的概率會比其他人高多倍。不管做任何的運動,都要循序漸進,同時,在運動前做好相應的熱身運動。
出現身體不適要停止運動
運動猝死的發生雖然很突然,但并非沒有任何預警信號。
如果近期出現暈厥、頭暈、心前區疼痛或者是勞累后心前區胸悶不適,或者是運動中出現這些癥狀,應該立即停止運動計劃,并盡快就醫咨詢。
運動時務必注意這個指標!
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運動猝死風險?控制好心率是關鍵!心臟的每次跳動都會推動全身血液流動,運動強度越大,心臟對運動刺激的反應越明顯,心率就越快。一般人在安靜狀態下,正常心率范圍是60~100次/分鐘。健康成年人在運動時,運動心率不宜超過最大心率的85%,在60%~70%較為恰當。
將運動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圍內,不僅有利于參與者的身體健康,也可以避免因不恰當的運動誘發心臟疾病,造成悲劇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