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寒兩倒七分飽”是中國傳統養生觀中強調的健康三法寶。對于人體來說,適宜的飲食攝入,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基本要素。
“胡吃海喝”傷壽命!
2019年,德國的科學家就曾對此做過實驗,并將研究的過程及結果發表在權威科學雜志《自然》雜志的子刊《自然·代謝》上。該研究對800只小鼠做了“限制飲食”和“隨意進食”的實驗。
最終研究結果發現:長期限制性進食小鼠壽命>早年限制性進食、晚年轉為隨意進食小鼠>早年隨意進食、晚年轉為限制性進食小鼠>長期隨意進食小鼠。雖然這項研究的基礎是動物實驗,并不能完全直接指導人類的結果。但對人類健康,仍有啟示意義。
不控制飲食有何后果?
肥胖
肥胖是“萬病之源”,對血糖、血脂、血壓都有影響,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,膽囊炎、膽石癥的風險也會增加,這對健康影響是很大的。
增加腎臟負擔
攝入過量的食物,會讓腎臟負擔加重,大量的非蛋白氮需要通過腎臟代謝,容易誘發腎臟功能損傷。
影響大腦功能
長期飽餐很容易導致記憶功能受影響。飽食后大量的血液會去到胃腸道進行消化,大腦也容易因此而出現供血不足,導致人特別困倦、反應遲鈍。
如何吃出健康來?
01食物多樣化
堅持谷類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,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、蔬菜水果、畜禽魚蛋奶和豆類食物。再通過葷素搭配、粗細搭配、顏色和口味搭配等方式,使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提供的能量比例適宜。食物多樣化才能夠保證營養是全面的。
02吃動平衡,維持健康體重
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堅持日常身體活動,保持健康體重;注意食不過量,保持能量平衡。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,累計150分鐘以上;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。鼓勵適當進行高強度有氧運動,加強抗阻運動,每周2~3天。減少久坐時間,每小時起來動一動。
03規律進食、細嚼慢咽
這樣減少消化道的負擔,促進消化吸收。最好用15~20分鐘吃早餐,半小時左右吃中晚餐,這能更好地接收到“飽”的信號,還能讓食物更好消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