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小時候的好奇,很少有人會在意肚臍的存在。在中醫學里,肚臍卻大有用處,是個能夠防病治病的地方,是唯一人們能看得到、摸得到的穴位——神闕。通過神闕穴治療內病是中醫外療法中的一種,用途非常廣泛,可用來治療腹痛、腹瀉等多種疾病。中醫認為,神闕穴及經絡內連十二經脈、五臟六腑。灸神闕穴,具有溫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回陽固脫的功效,補虛的效果非常好。
現在早晚溫差開始加大,人們會明顯感受到秋天的氣息越來越濃。臍腹如果受寒,則很容易胃痛、腹瀉。因為這個部位面積較大,皮膚血管分布較密,體表散熱迅速。冷天暴露這個部位,腹腔內血管立即收縮,引起胃的強烈收縮,所以說護臍是保暖的重要一課。
夜晚要蓋好肚臍
從養生的角度來看,肚臍是萬萬不能在天氣轉涼時受寒的。因為肚臍皮下沒有脂肪,緊鄰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,所以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,容易被寒邪侵襲。肚臍一旦受涼,腹痛腹瀉在所難免;若長期受涼,泌尿系統疾病也容易找上門來。這個季節雖然氣溫沒有明顯下降,但早晚溫差大,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要蓋上被子,尤其是肚子,以防受涼引發腹瀉與感冒。
揉按肚臍有助養脾胃
按摩臍部可促進胃腸蠕動,有助于消化吸收,大便溏瀉者可調,秘結者可通。方法:仰臥,兩腿弓起,先以右掌心按于臍部,左掌放于右手背上,順時針按摩36圈。然后,換左掌心按于臍部,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,逆時針按摩36圈。
每晚睡前空腹,將雙手搓熱,掌心左下右上疊放貼于肚臍處,逆時針做小幅度的揉轉,每次20~30圈,也可起到溫養神闕穴的作用。經常堅持揉按肚臍,可以健腦、補腎、安神降氣、利大小便,加強肝臟腎臟的新陳代謝,使人體氣血旺盛,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,而且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