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冬至起,自然氣候將進入最寒冷的階段,是健康“儲蓄”的最佳季節。冬季閉藏,萬物休整,神志深藏于內。人在這時只要順應這一時令,遵循“冬藏”養生之道,做到多“儲蓄”、少“透支”,就能健康長壽。
冬至起居,宜賴床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篇》說冬三月應“早臥晚起”。冬季晝短夜長,氣候寒冷,我們應該順應天時,適當調整作息時間,早睡以養陽氣,遲起以固陰精。
不過,早臥晚起是相對而言,一般認為較平日早睡、晚起半小時就足夠了。晚起對于上班族而言可能很難做到,但一定要早睡、別熬夜。
冬至衣著,薄厚適宜
冬至后,天氣寒冷,需及時添衣保暖,防寒養藏以護陽。日常著裝應選擇絨衣、毛衣、棉服、皮衣、羽絨服等松軟輕便保暖性能好的服飾。
此外,冬季還應常備棉帽、棉鞋、圍巾、手套等,注意保護頭、頸、手、足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。不過,雖然此時天氣寒冷,但著衣也不宜過暖,否則汗出過多,反而不利于陽氣閉藏,人也更易生病。此外,在大汗之時忌脫衣,汗后應及時更換衣服,以免風寒或寒濕之邪侵襲而致病。
冬至運動,不能少
以往我們認為,冬季時減少運動才符合秋收冬藏的原則,事實上,減少并不意味完全不運動。
要知道,冬季氣候寒冷,人體汗孔閉塞,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,就容易生內火,因此很多人會出現口腔潰瘍、口唇旁起皰、長痘痘等問題,這些就是陽氣郁積體內而生火的表現。
冬至運動養生要注意講究方式和方法,宜多做導引,或選擇動靜結合的運動,如八段錦、太極拳等。也可以選擇更為簡單的運動方式,比如散步、慢跑等,運動時以微汗為宜。
冬季取暖,適度為宜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們的生活條件也在不斷改善。冬季室內可以通過開暖氣、空調等方式取暖,但室內取暖也要注意兩點。
一是不可過暖,以免室內外溫差過大,增加誘發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。室內溫度以高出室外5~8℃為宜,一般控制在18~25℃,以免陽氣外泄。
二是注意定時開窗換氣,一般每日定時透氣半小時即可。室內長期密閉會導致二氧化碳急劇增加,使室內空氣質量大大下降,不利于身體健康。
冬至飲食,多吃溫補食物
所謂“冬至進補,開春打虎”。整體而言,冬至飲食當以溫補為主,日常飲食宜多樣化,注意谷、肉、果、菜的合理搭配,
尤其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補益津液作用的食物,如由多種果蔬發酵而成的酵素食品,富含多種營養成分,易于人體吸收,以維持人體的平衡。